新闻中心
农业开发
努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升级版
农业开发 2017-10-26 19:14

QQ截图20151224143622.jpg

2013年,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省开展“两大平原”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,改革试验的本质是农业体制机制创新,突出特点是涉农资金整合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求,黑龙江省先行先试,将中央和省级财政共77项涉农专项资金,按照“钱随事走、集中力量、形成能力、解决问题”的原则全部纳入整合范围。

 

认清形势谋思路

 

面对涉农资金整合大势,农业综合开发已经走到必须寻求新出路的关键节点。一是资金规模不大且使用分散,在同类资金中缺乏横向比对优势。2014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省级资金为28.36亿元,据了解,在同类项目资金中水利部门、国土部门远高于农发资金规模。农发资金内部又分为土地治理、产业化、部门项目、科技项目等类别,各类项目相对独立,为了平衡照顾每个县都分配一些,每类项目都安排一点,资金使用较为分散。二是主业不突出且不在政府序列,职能任务与有关部门存在交叉重叠。国土部门有土地开发整理,水利部门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,畜牧部门有畜牧养殖,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职能专属性不强,与几个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,农发资金容易被相关部门整合。三是管理体制存有争议。农发部门既管钱又管事,项目自己系统内审批,自己组织实施,自己检查验收;资金由自己确定使用范围,自己负责采购、支出,自己核算报销,缺乏外部力量的监督制衡。

 

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,黑龙江农发部门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。一是目标任务有共性。农业综合开发的职能任务与改革试验的目标任务一致,都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,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主要任务。二是“综合”特性有优势。农业综合开发既能建设高标准农田,又能装备农机、仓储和烘干设施;既能建设畜牧养殖园区,又能配套饲草饲料基地建设;既能支持种植、养殖,又能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,可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,这种“综合”优势是其他农口部门所不具备的。三是隶属财政有地位。黑龙江省涉农资金整合平台设在财政厅,有利于农发部门在整合中发挥积极作用。资金整合更重要的是与项目有机结合,这恰恰又是农发部门的一大优势。

 

把脉农业综合开发,资金整合思路决定出路。省农发办组织全办骨干力量,由主要领导带队,深入开展调研,提出了集中资金、突出重点,围绕主导产业,打造全产业链,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的战略构想,为农业综合开发在涉农资金整合中找准了定位、明确了方向。按照国家要求,认真编制了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》,报请省政府正式批复实施,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行使职能提供了政策依据,做到了有规可依。

 

紧抓落实促升级

 

为把思路和规划落地生根,2014年黑龙江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为抓手,在发挥农发“综合”优势上做文章,努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升级版。

 

第一,整合使用资金,在提升投入规模上升级,着力做大农发专项蛋糕。为解决以往资金使用分散问题,先行内部整合,将历年分类管理的土地治理、产业化、部门和科技等项目资金打捆使用。2014年项目安排比2013年减少576个,单个项目资金额比2013年增加5倍以上,中央、省级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40个,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7个。在资金政策上,改革一些不适应的立项条件和资金比例限制,增加单个项目资金额度。如重点扶持的富裕县奶牛养殖及青贮饲料基地、肇东市肉牛养殖及饲草饲料基地,中央、省级投资均达到1亿元以上。在资金投向上,集中资金和力量,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,加大水利化、农机化、产业化、合作化、科技化投入,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。在资金扩量上,通过增加财政配套,引导企业增加投资、撬动金融资本、鼓励农民投资投劳,大幅增加资金投入总量。2014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达到46.63亿元,其中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6.57亿元,比上年增长33.6%;项目区农民、企业及合作社自筹资金17.23亿元,是上年的4.3倍。

 

第二,定位部门职能,在打造行业特色上升级,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建设。运用农发“综合”的独特优势,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载体,以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为平台,综合组装各项先进措施和先进技术,在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。2014年以水稻、玉米、蔬菜、食用菌、奶牛和肉牛为主导产业,建设大型现代农业项目示范区28个,总投资28.1亿元,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额的60.3%。特别是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以国内先进、省内一流为标准,实行种植、养殖、加工和销售紧密结合,打造了完整产业链,形成了“四带、四园”产业推进新格局。“四带”是以五常等县份为重点的松嫩平原优质水稻产业带,以宁安等县份为重点的三江平原优质水稻产业带,以呼兰等县份为重点的优质玉米产业带,以克山等县份为重点的优质马铃薯产业带。“四园”是以大中城市郊区为重点的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园,以海林等县份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园,以克东等县份为重点的奶牛、肉牛产业园,以巴彦等县份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产业园。“四带、四园”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,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,受到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普遍赞誉。

 

第三,下放管理权限,在创新管理方式上升级,着力探索省市县三级共建共管模式。为打赢涉农资金整合这场硬仗,注重在优化部门职能、下放管理权限和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,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职责明晰、共管共建新局面。一是调整处室职能。按照松嫩、三江两大平原管理格局,将土地项目处划分为土地一处和二处,分别管理松嫩和三江两大平原土地治理项目;按产业类别重新调整了产业化处和综合处项目管理职能;合并了外资项目与部门项目职能,为强化现代农业改革试验的服务职能、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组织保证。二是下放管理权限。按照简政放权要求,将工程监理、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权限下放到市(地)级农发办,将物资设备政府采购权限下放到县级农发办,充分调动了市、县两级的积极性。三是加强省级监管。对基层项目与资金统管方式进行了改革,县级农发办主要管好项目,农发资金由国库部门集中支付,农发办与国库部门互相制约,责任到人,解决了项目与资金统管的弊端。同时,改进和完善了项目招投标、工程监理和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,农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。